近十年,是环卫事业快速发展的十年,也是环卫质效全面提升的十年。南通市以环卫管理提标为主线,统筹推进设施建设与管理提升,环卫服务能力水平显著增强,城市净化程度显著提升。

推进保洁提标,提升城市洁净度                                                                        

  推行保洁一体化,实现一把扫帚扫到底。南通市市区先后将绿化、道路附属设施、高架保洁纳入环卫一体化保洁范畴,避免出现死角盲区,保洁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推行保洁机械化,提升道路净化水平。南通市市区保洁车总数达到362辆,较十年前翻了一番,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2%,通过洗扫吸尘、洗地除尘、洒水喷雾降尘作业模式,道路洁净程度显著提升,道路尘负荷率持续降低,保障了城市天蓝地净。                                                            

  推行保洁信息化,提升精细管理水平。保洁员和保洁车数量众多,靠纯粹的人工检查方式很难做到科学管理。近几年,南通市各地建设了智慧环卫平台,通过定位系统和视频监控,强化对车辆和人员的监管,实现了“全面、精细、实时、客观、高效”的监管目标。

深化公厕革命,提升如厕“方便”度                                                                   

大力新建公厕,持续加密布局。十年来,南通市持续将公厕建设工作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在省内率先编制了公厕专项规划,坚持因地选型、一厕一景、人文设计理念,协调推动新建公厕落地,累计新建成公厕423座,先后有5座公厕入选全国“示范案例”,有效缓解了公厕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的问题。

大力推进改造,持续优化设施。针对公厕无障碍设施不完善、通风采光不足、设施老旧等问题,先后组织改造公厕521座,因地制宜改造内部结构、增加厕位数量、提档基础设施等。为提升濠河景区公厕服务水平,南通市城管局按照旅游公厕3A级标准,对濠河景区公厕组织了整体提档改造。

强化日常管理,持续优化服务。坚持“家居式”服务理念,围绕公厕“能找到”,在市区增设了1229块公厕指示牌;围绕“能用好”,规范了开放时间,落实“六净六无两通一亮”管理要求,努力为市民提供整洁舒适的如厕环境。为让社会更多地关心爱护公厕,南通市还建成公厕主题公园,园内设置了公厕文化宣传栏、公厕小品、公厕发展史展馆等,用于展示厕所革命成就、解说厕所演变历史、宣传文明用厕理念。

深化垃圾治理,保障运行规范化                                                                       

  强化处置终端建设,保障垃圾日产日清。围绕提升生活垃圾终端处置能力,避免垃圾积压,南通市近十年技改扩建8处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共新建成生活垃圾焚烧产能3600吨/日及填埋产能60万方,新建成飞灰填埋产能125万方及封场52.7万方,生活垃圾实现了全量焚烧零填埋。

  开展问题专项整治,完善垃圾收运体系。针对小型中转站(点)布局分散、设施老旧、运行不规范等问题,新建成大中型中转站8座,改造中转站53座,改造农居垃圾池8.1万个及村级中转点1132个。针对垃圾收运环节存在的问题,开展垃圾清运点专项整治,市区建成了一批80-500平方米的大型区域统筹型垃圾房,淘汰更新老旧垃圾车536辆。

  强化日常运行监管,保障运转平稳有序。委托专业单位每月对垃圾处置厂进行检查,每年度对中转站开展评估,定期开展联合检查督导,指导垃圾处理体系规范运行。及时协调解决矛盾问题,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完善区域间垃圾处置利益补偿机制,保障垃圾跨区域处置体系有效运转。

(供稿:南通市城管局)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