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铁为代表的现代化轨道交通建设的重大成果,不仅为人们出行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交通方式,更深刻影响和带动城市格局、人口布局、经济版图的积极变化,促进现代化进程。
江苏铁路重大项目投资额逐年递增,近十年累计完成投资3424.2亿元,徐宿淮盐铁路、连淮扬镇铁路、连徐高铁、盐通高铁等11条铁路投入运营,全省建成铁路总里程达到4204公里,其中高铁里程2212公里,基本实现长三角核心城市间1小时通达,各设区市到省会南京2小时通达,各设区市之间2.5小时互联互通。
铁路对促进经济要素流通、支撑产业结构升级、服务民生福祉改善的综合效应日益显现。
铁路在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截至2020年12月,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4.6万公里,其中高铁3.8万公里,居世界第一 。到2035年,全国铁路网运营里程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7万公里左右 。
沪渝蓉高铁全长2000多公里,沿线经过成都、重庆、万州、宜昌、荆门、武汉、合肥、南京、南通、上海等重点城市,连接了长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城市群,是最具发展活力、最有发展潜力的区域,也是中国主要生态廊道。
2022年9月,开工建设的沪渝蓉高铁(北沿江高铁)江苏段,作为国家沿江高铁主通道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沿线城市区位竞争力、促进发展要素高效配置、带动经济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与之一江之隔的南沿江城际铁路已进入铺轨和最后冲刺阶段,将把苏南地区联结成为有机整体,和北沿江高铁“齐头并进”,更好地服务和带动沿江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填补江苏长江北岸地区的高铁空白
北沿江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项目正线运营长度553.8公里,其中新建线路519.0公里,总投资约1678亿元,江苏段新建线路长约364.8公里,工程投资约1164亿元。北沿江高铁是沿江高铁通道的东段主通路(南沿江、沪苏湖+商合杭也是沿江高铁通道东段路径之一),承担沿江通道川渝鄂皖地区直通上海及与江北沿线旅客交流、中西部地区与华东地区旅客交流的重要功能,对促进苏中地区与上海、南京的快速沟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022年9月28日,北沿江高铁江苏段开工建设。北沿江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设计时速350公里,自东向西经过太仓、启东西、海门北、南通、如皋西、黄桥、泰州南、扬州东、仪征北、六合西、南京北等站。
“早在2013年我们就组织开展了沪泰宁城际铁路规划方案研究论证分析,并与上海、安徽有关部门进行对接,大致明确了线路走向和站点位置,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北沿江高铁纳入了国家规划。”江苏省铁路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北沿江高铁江苏段是沿江高铁通道的东段主通路,填补了江苏长江北岸地区的高铁空白,同时也让泰州实现了高铁“零”的突破,江苏13个设区市将实现“市市通高铁”。其中上海至南通段又是京沪通道及沿海通道的组成元素,也是长三角城际铁路网——沪宁合、沪杭甬“Z”字型主轴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沿江高铁江苏段的建设有利于扬子江城市群进一步密切与上海、武汉、重庆、成都等城市之间的联系。
北沿江高铁江苏段沿线地区环境优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目前除南京外,现有交通设施对沿线旅游资源支撑能力不强,吸引能力有限。扬州马蒂安艺术酒店距离北沿江扬州东站约15分钟车程。“这里大多以周边游客为主,今后酒店品牌效应会因为交通优势更加突出。”酒店执行总经理张泽说,便利的高铁网可将沿线旅游景区腹地拓展至其他省份,并将为沿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新动力。
中铁上海设计院工程师黄玉清表示,北沿江高铁扬州东站将在既有连镇高铁扬州东站西侧进行扩容并无缝衔接,建成后的扬州东站将成为集合国铁、城际等多种城市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推进扬州融入长三角都市圈。
“期望北沿江高铁早日投运。”位于南通的广汇能源综合物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从事经营货运代理服务等业务,公司总经理薛小春说,“以后去南京、合肥、上海等地出差,通勤时间短了,企业在项目申报、技术服务和业务洽谈等方面将更加便捷、高效。”“从高铁枢纽角度来说,这是南通首条东西走向的高铁大动脉。”南通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周建飞说,“从补齐过江通道短板角度说,这是南通‘八龙过江’交通格局中,继苏通、崇启、沪苏通、张皋、海太之后,第6条落地实施的过江通道,对南通建设畅联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意义非凡。”
北沿江高铁江苏段沿线地区面积26966平方公里,占全省1/4;常住人口2623.8万人,占全省31%;GDP总值达40103.9亿元,占全省34.4%。江北地区虽与上海、南京等长三角核心城市近在咫尺,但现有宁启铁路、沪苏通铁路受线路技术标准和跨江大桥瓶颈限制,车次少、速度低,承接经济辐射受限。北沿江高铁江苏段对于提升江苏沿线城市区位竞争力、促进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带动经济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北沿江高铁江苏段沿线地区融入上海、南京1小时经济交通圈,可借助土地要素成本、产业链和市场的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吸引上海、南京等地技术、人才进驻,为本地经济产业升级转型提供保障。”华设设计集团综合规划研究院副院长裴剑平认为,长三角核心城市沪宁杭高铁直连形成“铁三角”,“铁三角”带动沿线城市快速发展,经由高铁串成璀璨的珍珠链。未来,随着北沿江高铁建设运营,宁启铁路也将释放能力服务货运,助力海铁联运,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好服务。
拉近苏南地区县市与沪宁的时空距离
北沿江高铁江苏段开工的同时,在建南沿江城际铁路正在铺轨,明年开通运营;宁淮城际铁路实现由点到面、全线开工;沪苏湖、沪苏嘉、沪苏通二期等项目建设加快。通苏嘉甬铁路、盐泰锡常宜铁路目前进入开工倒计时阶段。当前,“轨道上的江苏”建设开启新一轮高潮,有力担起“勇挑大梁”的铁路担当。
南沿江城际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京沪通道和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铁路等共同构成长三角地区向西辐射的大能力客运通道。中铁二十四局南沿江二分部副总工黄杰表示,经过4年建设,南沿江铁路即将从“纸上蓝图”变为“地上通途”。2022年3月,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毕,南沿江城际铁路跨东山枢纽特大桥槽型梁顺利浇筑完成,这也是全线唯一一座槽型梁。这标志着南沿江城际铁路全线大型现浇梁施工进入了收尾阶段,为全线按期通车打下坚实基础。
该槽型梁位于南京市湖西路与石羊路交界,梁体全长57.3 米,上跨湖西路桥连接丰泽路、富民路,底腹板最高处距离地面 4 米,槽形梁结构内侧净宽 11.8 米,梁体呈曲线变化。梁体采用支架现浇,分两次浇筑成型,第一次浇筑端头及底腹板,第二次浇筑底板以上 3 米的梁体。梁体在施工过程中底部净空小、腹板高度大,同时因场地狭窄且临近既有河道、道路,施工难度大、风险系数高。
铁路建设部门和参建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引进武汉长江大桥的 " 大桥一号 " 贝雷梁和桁架技术,解决了施工过程中的问题。随着架桥机将南沿江城际铁路句容至江宁段内最后一榀 900 吨双线箱梁平稳落在句容 1 号特大桥桥墩上,标志着南沿江城际铁路句容至南京江宁段箱梁架设完成,为下一步无砟轨道施工及铺轨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南沿江城际铁路是长三角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起南京南站,途经南京江宁区、秦淮区,镇江句容市,常州金坛、武进、经开区,无锡江阴市,苏州张家港、常熟、太仓市,终至太仓站。线路引入太仓站后将通过沪苏通铁路向东接入上海枢纽。该铁路正线全长 278.53 公里,设计时速 350 公里。
南沿江城际铁路是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沪宁通道的第二条城际铁路,主要承担沪宁部分城市间的城际客流,建成后,对进一步拉近苏南地区县市与上海、南京的时空距离,完善区域快速铁路网,促进江苏南沿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市市通高铁”的愿景渐行渐近
“十三五”末,江苏已实现了13市“市市通动车”。那么高铁何时跑遍江苏13市呢?2022年9月,众盼已久的沪渝蓉高铁(北沿江高铁)江苏段在南京、扬州、泰州、南通、苏州五地同步开工,将为江苏大地新增一条高铁大动脉。
北沿江高铁江苏段工期5年,预计2027年建成。这条铁路的建设对于长江北岸地区的交通结构提升意义重大。尤其是,较长一段时间里,泰州是全省唯一没有在建高铁的城市。北沿江高铁建成后,泰州也将跻身江苏“高铁俱乐部”行列,13个设区市将最终实现“市市通高铁”。
“以后5个多小时就能从泰州回老家,真是太棒了。”在泰州打工5年的重庆万州人颜勇昨天一早就早早来到泰州分会场。颜勇表示,“他来泰州将近20年了,以前从老家往返泰州,都是经南京、镇江等地转车,非常不方便。”
从苏南铁路“有路无网”,苏北苏中“无路无网”,到长江以北实现“高铁梦”,“轨道上的江苏”基本建成。江苏高铁快速建设的十年,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重塑着空间格局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家门口就能坐上高铁,当天往返北京!”江苏神马电力国网营销部经理兼北京办事处主任李锋每月都要在北京与南通间往返两三次。2020年底,盐通高铁的开通,让他曾经12小时的行程缩短了一半。“过去在火车上过一夜,如今几个小时,一路办公一路北上。”“现在我每个月回高邮两趟照顾老伴,平时就在南京帮着带孙子。”得益于2020年底连淮扬镇高铁的全线开通,常年生活在南京的王奶奶可以经常两头跑,老伴、女儿两边兼顾了。“有时候老伴儿也到南京来,我们一起带孙子,总之交通方便了,觉得哪儿哪儿都不远了。”
铁轨在延伸,时间在压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一步。截至2021年底,江苏高速铁路里程由2012年底的627公里,增长到2212公里,跃居全国第三。13个设区市全部通动车,68%的县城可实现30分钟到达高铁站。随着前不久北沿江高铁江苏段的开工,泰州也将搭上高铁快车,13个设区市“市市通高铁”的愿景渐行渐近。
到2025年,“轨道上的江苏”基本建成,新增铁路里程约1000公里,总里程达到5200公里。高速铁路里程约3000公里,覆盖所有设区市和90%左右县(市)。城市群城际和市域(郊)铁路运营和在建里程约1000公里。到2035年,全面建成“轨道上的江苏”,基本实现县(市)高铁通达,建成对外高效联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枢纽衔接顺畅的现代化铁路网。
(来源:最江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