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城市纷纷拿出“压箱底”的优质地块,以“头羊效应”激活土地市场。

中房报记者 许倩 北京报道

近期,土地市场上出现诸多民营房企身影,来自各个行业的实体企业拿地动作也多了起来。

7月31日,北京市昌平区一涉宅用地出让,邯郸民企北京新恩祥睿泽置业有限公司以底价拿下,成交金额13.69亿元,成交综合楼面价15156元/平方米。

该地块坐落于昌平区南邵镇北六环外区域,非纯住宅开发项目,而是整合了居住、幼儿园及商业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宅产配”组合地块,被业内称为政企协同推进新兴区域城市开发路径转型的一次探索。该地块成交的同时,龙湖旗下代建品牌龙智造宣布,将提供代销代建服务。

拿地方北京新恩祥睿泽置业,是一家刚成立2个多月的民营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由河北武安市明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持股99%,实控人为孙赵云。

明芳地产,成立于2010年,为河北太行钢铁集团下属地产开发平台,在邯郸、邢台开发有多个项目,背后股东亦为孙赵云。明芳地产名下有 5 家子公司,另外4家是深圳市明芳置业房地产、邢台市隆发房地产、沙河市明芳房地产、曲周县明芳房地产。

母公司河北太行钢铁集团,始建于2004年,是一家集钢铁冶炼轧制、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地产开发、驾驶员培训和现代物流为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公司,总资产330多亿元,系中国500强企业、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创始人及实际控制人为姚明芳。

这并不是明芳地产首次进京拿地。2023 年 6 月,顺义新城第 19 街区地块吸引了 45 家房企围猎,其中就包括明芳地产。只不过那次,在最后摇号阶段,明芳地产缺了些运气。现在,明芳地产终于挺进北京。

据业内人士称,明芳地产的项目主要集中在邯郸,受整体市场环境影响,过去两年河北房企普遍面临较大压力,将业务触角延伸至北京等核心城市,成为像明芳地产这样的本土房企突破区域市场瓶颈、寻求新增长的重要路径。

北京之外,上海、杭州、广州、西安等多个城市的土地拍卖市场,不时出现老牌民企、地方民企、实业公司的身影,一二线核心城市优质不动产的吸引力,正在增强。

7月30日,南京共成交16幅涉宅地块,总揽金超73亿元。其中,两幅体量小、区位优的“小而美”地块,成为本轮争抢焦点,竞得者皆为民企。

热度最高的是鼓楼区江汉东街地块,该地块建设用地面积仅4216平方米,属于典型的小宗住宅用地。经过89轮激烈竞价,最终由温州千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3.73亿元竞得,成交楼面价40215元/平方米,溢价率达32.74%,刷新了鼓楼区地块单价纪录。

企查查显示,温州千亿房地产成立于今年6月份,股东是北谷控股集团。北谷控股集团由杭州滨港科技有限公司100%控股,隶属有色金属及矿石批发行业,实控人是林毅。

江宁翠屏山G50地块也引发房企争抢。经过43轮竞价,被首进江宁的南京朗翌置业以总价1.66亿元、溢价率33.87%竞得,成交楼面价14755元/平方米。南京朗翌置业成立于1年前,其背后有着南京朗诗地产的身影。

“市场热度最高的两幅地块竞买企业全部为民企,表明民企对南京土地市场长期看好的趋势不变,也进一步释放出民企继续深耕南京的积极信号。”当地企业人士称。

7月29日杭州土地拍卖中,竞争最激烈的一宗地块也是被民营房企拿下,这便是拱墅区石桥单元地块,经过近2小时43轮竞价,最终由伟星置业拿下,成交价19.13亿元,楼面价1.96万元/平方米,溢价率28.13%。该地块出让面积5.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75万平方米,所处地段优越。

不同于传统房企,伟星房产以实业起家,母公司伟星集团成立于1976年,布局服装辅材、新型建材等多个产业,是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对于此次杭州拿地,伟星房产方面称,在房地产市场形势依旧不明朗的当下,伟星房产恪守“稳中求进,风险控制第一”的经营理念,审时度势、精准择地。

据统计,7月份,杭州土地市场累计出让8宗涉宅地块,成交总金额102亿元。民营房企补仓意愿明显,共有5家民企在杭州成功拿地,合计竞得6宗地块(其中滨江集团竞得2宗)。

7月28日,广州云山壹号房地产以11.37亿元底价拿下白云龙归六片山西侧地块,楼面价约1.46万元/平方米。这块地不仅是白云今年成交的第5宗宅地,更释放出民企重新杀回广州土地市场的积极信号。广州云山壹号成立于1个多月前,背后实控人是黄艳玲。

7月25日,上海土地拍卖中,最受关注的徐汇区低密地块,同样被来自浙江的民企——上海祺祥旺宇置业有限公司以12.25亿元拿下,成交楼面价超过20万元/平方米,刷新了全国单价“地王”纪录。这宗地块出让面积仅4705.49平方米,容积率仅1.3。

这家公司成立于今年1月,公司实控人叶舒祺是浙江台州企业家叶华彪之女。作为上海台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叶华彪建立的屹丰集团是汽车模具和零配件领域的巨头公司。消息称,这次私人老板拿地不一定会开发入市销售,而是自用,作为家族财富的再配置和长期保值。

很明显,这波土地热潮主要诞生在一线及部分强二线城市,其背后是各大城市纷纷拿出“压箱底”的优质地块,以“头羊效应”激活土地市场。

虽然最终拿地主力依然是资金雄厚的央企、国企,但民营企业的参与度正在上升,这是个积极信号。在这一轮调控中,不少民营企业出险,短期内很难重回牌桌;但新一批民营房企的崛起,则正在重塑市场格局。不同于央企、国企那样大举拿地,这些民企大多数是精准拿地,“错峰”竞逐“小而美”的低总价优质地块。

部分民企则继续在重点深耕区域扩围。“放弃主城等于放弃定价权,我们输不起这场主场保卫战。”一位地方民营房企人士称。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