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疫情防控有讲究!
  11月11日,记者从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了解到,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应分为人员管理、施工现场管理、应急处置来进行。
 一、人员管理
  1、佩戴口罩。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应及时更换。设置专用废弃口罩回收垃圾桶,并按规定处置。
  2、量测体温。在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立体温检测点,对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体温异常者(超过37.3℃)一律不得进入工地。
  3、亮健康码。进入工地前,必须查验四川天府健康通“健康码”,健康码为黄色、红色不得进入。发现红色健康码人员,应立即报告属地疾控部门和行业监管部门并采取隔离措施,对项目所有人员就地组织开展核酸检测。发现黄色健康码和与感染者有轨迹交叉人员时,应要求其本人按规定向单位和社区报备,并在3天内进行2次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
  4、扫场所码。建立人员进出登记制度。在工地出入口设置场所码,利用扫场所码、工地实名制管理系统对出入工地人员查验、登记。
  5、查行程码。由项目部指定专人对确需进入工地临时、外来人员,查验行程码、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有14日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红码、黄码人员不得进入。
  6、疫苗接种。按照重点人群“应接尽接”的原则,组织人员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二、施工现场管理

    (一)施工区管理

  1、封闭管理。施工现场应严格实施封闭管理,原则上只留1个人员出入口。围挡、围墙必须严密牢固。
  2、分区作业。按照分工种、分工序的作业方式,划小作业单元和班组单元,固化同班组成员,减少人员流动、交叉作业。
  3、严格消毒。定期对施工现场,特别是地下室、管廊、下水道、施工机械、起重机械驾驶室及操作室等密闭狭小空间及长期接触的部位进行消毒。

  4、加强巡查。严格检查作业环境是否满足疫情防控要求,重点是人员防护防疫措施、场所消毒是否到位等。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防疫隐患。

    (二)生活区管理

  1、食堂管理。进入食堂人员除就餐外须全程佩戴口罩。发生疫情地区原则上实行自带餐具取餐分散就餐,或者由班组长集中取餐分散就餐。定期对食堂消毒及通风。通过正规渠道采购食材,确保食品安全和可溯源。

  2、宿舍管理。每间宿舍居住人员人均面积不宜少于2平方米,严格控制集体宿舍住宿人数,严禁使用通铺。定期对宿舍和卫生间开展消毒及通风。

    (三)办公区管理

       1、减少人员聚集。严格控制同一办公场所人员数量,办公时应尽量保持1米以上间距,并佩戴口罩。
  2、减少会议召开。严格控制会议频次和规模,尽量减少室内会议和缩短会议时间。参会人员除发言外全程佩戴口罩。鼓励提倡召开线上会议。
  3、加大消毒频次。每天对公共区域不少于两次消毒。加大对会议室、卫生间、门把手等部位消毒频次。定期对人员聚集房间通风换气。
  三、应急处置
  1、物资储备。适量储备口罩、消毒液、消毒剂、非接触式温度计等防疫物资。
  2、应急演练。结合项目实际,制定项目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或处置流程,并开展演练。
  3、疫情处置。发现疫情第一时间启动预案、第一时间管控现场、第一时间向属地有关部门报告。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人员转运、核酸检测、流调溯源、场所管控、人员安抚、相关保障等工作。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